你的位置:西安物联网软件开发 > 物联网软件开发资讯 >

中医内科学习题集----脾胃系病症----痢疾

发布日期:2024-12-21 12:48    点击次数:137

一、单项选择题

1.A1型题

(1)将痢疾称为“滞下”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金匮要略》 E.《千金要方》

解析: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脾脏下》称本病为“滞下”。

(2)提出“通因通用”治痢原则的医家是

A.刘河间 B.朱震亨 C.张仲景D.张子和 E.刘完素

解析:元·朱丹溪《丹溪心法·痢病》认为痢疾具有流行性、传染性,其指出.“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强调痢疾的病因以“湿热为本”,并提出“通因通用”的治痢原则。

(3) 主张治疗痢疾当“引其邪而出之于外”,并创“逆流挽舟”之法的医家是

A.刘河间 B.李用粹 C.喻嘉言D.张子和 E.刘完素

解析:喻嘉言《医门法律·痢疾论》主张治疗痢疾当“引其邪而出之于外”,方可用活人败毒散,即“逆流挽舟”之法。

(4)将痢疾称为“内痈”的医家是

A.李中梓B.李用粹 C.张锡纯D.程钟龄 E.蒋宝素

解析:蒋宝素将痢疾称为内痈,《医略十三篇·痢疾》云:“治痢之法,当参入治痛之义。”

(5)下列不属于痢疾别称的是

A.肠澼 B.赤沃C.大瘕泄D.肠覃E.滞下

解析:肠游、赤沃、大痕泄、滞下都是痢疾的别称。

(6)痢疾的主要病因是

A.外感时邪疫毒和饮食失节

B.外感暑湿和情志内伤

C.饮食不节和情志内伤

D.外感时行疫毒和情志内伤

E.饮食不节和正气亏虚

解析:外感暑、湿、寒、热、疫毒之邪,内伤饮食,损及脾胃与肠,尤其是湿热之邪客于大肠,与气血搏结,化为脓血,肠道传导失司,发为痢疾。

(7)下列关于泄泻与痢疾鉴别的叙述,错误的是

A.泄泻病情轻,痢疾病情重

B.泄泻病在中焦,痢疾病在下焦

C.泄泻为水谷不化,痢疾为脂血伤败

D.泄泻属寒,痢疾属热

E.痢疾里急后重感明显,泄泻少有里急后重感

解析:痢疾与泄泻皆多发于夏秋季节,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或伴腹痛等。痢疾为邪蕴肠腑,气血滞,腐败为脓,肠道传导失司所致,大便次数虽多而量少,排赤白脓血便,腹痛,伴里急后重感明显。而泄泻为脾虚湿盛,肠道传化失司所致,表现为大便清薄,粪便清稀,或如水样,或完谷不化,而无赤白脓血便,腹痛多伴肠鸣,少有里急后重感。两者均可出现寒热证候。

(8)下列不属于痢疾辨病要点的是

A.里急后重 B.下痢赤白脓血 C.痢下白冻D.腹痛 E.肛门下坠感

解析: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可伴大便次数增多为主要表现。

(9)根据刘河间“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治的理论,里急后重症状显著者可加用

A.养血药 B.理气药 C.活血药D.补血药 E.升提中气药

解析:刘河间认为,治疗痢疾,调气则后重自除。

(10)痢下白多赤少,多重用

A.温药B.寒药C.气分药D.血分药 E.补药

解析:痢疾一般赤多重用血药,白多重用气药。

(11)下列不属于痢疾常见病机要点的是

A.肾虚膀胱热 B.湿热壅滞肠中 C.气血壅滞肠中D.肠道传导失司

E.寒湿滞留肠中

解析:痢疾为邪蕴肠腑,气血壅滞,腐败为脓,肠道传导失司所致,病理性质有寒、热、虚、实之分。肾虚膀胱热乃淋证病机。

(12)寒湿痢的特点是

A.痢下赤白脓血 B.痢下鲜紫脓血 C.痢下纯为白冻

D.痢下赤多白少 E.痢下脓血黏稠

解析:寒湿痢以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为纯白冻,里急后重,口淡乏味,脘胀为临床表现。

(13)治疗虚寒痢的代表方剂是

A.连理汤B.驻车丸C.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加减D.胃苓汤E.温脾汤

解析:虚寒痢为下痢日久,脾肾阳虚,关门不固所致,真人养脏汤可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14)治疗休息痢的代表方剂是

A.连理汤 B.真人养脏汤 C.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D.不换金正气散 E.芍药汤

解析:休息痢时发时止,迁延不愈,常因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连理汤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15)治疗湿热痢的代表方剂是

A.连理汤 B.真人养脏汤 C.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D.不换金正气散 E.芍药汤

解析:湿热痢,病机为湿热壅滞,肠络受损,气血瘀滞,传导失司,治当清肠化湿,调气和血,方选芍药汤。

(16)下列不属于湿热痢常见临床表现的是

A.里急后重 B.下痢赤白脓血,赤多白少 C.肛门灼热

D.起病急骤,壮热口渴 E.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解析:起病急骤,壮热口渴,属于疫毒痢常见临床表现。

(17)下列不属于虚寒痢常见临床表现的是

A.腹部隐痛,缠绵不已 B.形寒畏冷 C.食少神疲

D.痢下赤白清稀 E.头身困重

解析:头身困重属于寒湿痢常见临床表现。

(18)湿热痢初起,兼见表证者,治疗应首选

A.藿香正气散 B.芍药汤 C.人参败毒散

D.白头翁汤 E.连理汤

解析:湿热痢初起,兼有表证者,用人参败毒散,解表举陷,即喻嘉言所谓“逆流挽舟”之法。

(19) 湿热痢表邪未解,里热已盛,症见身热汗出,脉象急促者,治疗应首选

A.荆防败毒散 B.葛根芩连汤 C.连理汤D.大承气汤 E.白头翁汤

解析:湿热痢身热汗出,脉象急促,表邪未解而里热已盛者,用葛根芩连汤解表清里。

(20)下列不属于痢疾常见治疗禁忌的是

A.过早补涩 B.过用峻下 C.过用攻伐

D.过度分利小便 B.清肠化湿

答案:E。

答案:痢疾的治疗应以祛邪导滞、调和气血为基本原则。初起实证、热证多见,宜清热化湿解毒,久痢寒证、虚证多见,宜补虚温中,调理脾胃,兼以清肠,收涩固脱。古今医家也提出治疗痢疾若干禁忌,如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等。

2.A2型题

(1)患者,女,36岁。症见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伴有腹痛,里急后重,饮食乏味,胃脘饱闷,头身困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其证候类型是

A.虚寒痢 B.寒湿痢 C.休息痢D.噤口痢 E.疫毒痢

解析:寒湿痢临床表现为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为纯白冻,里急后重,口淡乏味,脘胀,腹满,头身困重,舌质或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2)患者,男,62岁。久痢,症见痢下赤白脓血,稠黏如冻,虚坐努责,腹痛绵绵,午后低热,心烦口干,舌红苔少,脉细数。宜选用

A.连理汤 B.芍药汤 C.桃花汤

D.白头翁汤 E.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

解析:根据患者症状,诊断为阴虚痢,宜选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

(3)患者,男,56岁。下痢稀薄,带有白冻,甚则滑脱不禁,腹部隐痛,食少神疲,四肢不温,腰酸怕冷,舌淡苔白,脉沉细弱。其治法为

A.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B.温中补脾,升清举陷

C.温中散寒,消积导滞D.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E.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解析:根据患者症状,为痢疾虚寒痢,其证机概要为下痢日久,脾肾阳虚,关门不固,治宜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4)患者,男,46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发热恶寒,头痛身楚,口渴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其证机概要为

A.疫邪热毒,壅滞肠中,燔灼气血,蒙蔽清窍

B.湿热壅滞,肠络受损,气血瘀滞,传导失司

C.营阴亏虚,湿热内郁,肠络受损

D.湿热盛,肠道传导失司

E.湿热壅盛,气机阻滞

解析:根据患者症状,诊断为湿热痢,证机概要为湿热壅滞,肠络受损,气血痴滞,传导失司。

(5)患者,女,58岁。下痢时发时止,迁延不愈,常因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发时大便次数增多,夹有赤白黏冻,腹胀食少,倦怠嗜卧,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治疗方选

A.温脾汤 B.连理汤 C.胃苓汤D.桃花汤 E.真人养脏汤

解析:根据患者症状,诊断为休息痢,治宜温中清肠,调气化滞,代表方剂为连理汤。

(6)李某,男,10岁。两天前因饮食不洁后出现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腹部疼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腻,脉滑数。其诊断是

A.泄泻,湿热伤中 B.痢疾,疫毒痢 C.胃痛,肝气犯胃

D.痢疾,湿热痢 E.泄泻,食滞胃肠

解析:根据患者症状,诊断为痢疾之湿热痢。

(7)陆某,女,14岁。昨日骤然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后重感显著,壮热口渴,头痛烦躁,恶心呕吐,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治疗首选的方剂是

A.白芍汤B.白头翁汤C.驻车丸D.葛根芩连汤 E.清中汤

解析: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疫毒痢,代表方剂为白头翁汤。

(8)陈某,女,25岁。反复里急后重,下痢赤白黏冻两年,下痢时发时止,迁延不愈,常因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后发,发时大便次数增多,夹有赤白黏冻,腹胀食少,倦怠嗜卧,舌质淡苔腻,脉虚数。其证机概要为

A.病久正伤,正虚邪恋,脾阳不振,邪滞肠腑

B.脾虚胃寒,失于温养

C.脾肾阳虚,寒湿内生,阻滞肠腑

D.寒滞胃脘,阳气被遏,气机阻滞

E.命门火衰,脾失温煦,传导失司

解析: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休息痢,其证机概要为病久正伤,正虚邪恋,脾阳不振,邪滞肠腑。

(9)林某,男,18岁。症见下痢稀薄白冻,滑脱不禁,腹部隐痛,喜温喜按,食少神疲,四肢不温,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其证候类型是

A.疫毒痢 B.噤口痢 C.寒湿痢D.湿热痢 E.虚寒痢

解析:根据患者症状,诊断为虚寒痢。

(10)患者,男,56岁。下痢时发时止,日久不愈,发时便下脓血,里急后重,腹部疼痛,饮食减少,倦怠怯冷,舌质淡,舌苔腻,脉虚数。治疗宜用

A.连理汤 B.驻车丸 C.胃苓汤D.真人养脏汤 E.香连丸

解析:根据患者症状,诊断为虚寒痢。病机为久病伤正,正虚邪恋,脾阳不振,邪滞肠腑,治宜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西安物联网软件开发代表方剂为连理汤。

(11)患者,男,36岁。5天前腹痛拘急,痢下纯白黏冻,里急后重,口淡乏味,脘胀腹满,头身困重,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治疗方选

A.不换金正气散 B.芍药汤 C.补中益气汤D.白头翁汤 E.驻车丸

解析:根据患者症状,诊断为寒湿痢,治当温化寒湿,调气和血,代表方剂为不换金正气散。

(12)患者,女,17岁。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脓血黏稠,脐下灼痛,虚坐努责,食少,心烦口干,至夜转剧,舌红绛少津,苔花剥,脉细数。其治法为

A.养阴清热,清肠止痢 B.温补气血,清肠止痢

C.养阴和营,清肠止痢D.养阴补虚,清肠止痢

E.清热活血,清肠止痢

解析:根据患者症状,诊断为阴虚痢,治宜养阴和营,清肠止痢。

(13)患者,男,35岁。6天前起病急骤,壮热口渴,痢下鲜紫脓血,神昏谵语,高热,甚则痉厥,舌质红,苔黄糙,脉细数。其治疗方药为

A.白头翁汤 B.清瘟败毒散 C.芍药汤

D.犀角地黄汤、紫雪丹 E.羚角钩藤汤

解析:根据患者症状,诊断为疫毒痢。神昏谵语,甚则疼厥,舌质红,苔黄糙,脉细数,属热毒深人营血,治用犀角地黄汤、紫雪丹。

3.A3 型题

组题1:感者,男,40岁。患反复痢下赤白脓血10年条。我症见鞠下赤白脓血、腹痛隐隐,心中烦热,咽干口燥,午后潮热,体虚乏力,舌红苔少,脉细数。

(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泄泻 B.腹痛 C.内伤发热D.痢疾 E.虚劳

解析: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疾病。

(2)其证候类型是

A.湿热痢 B.阴虚痢 C.湿热壅滞D.湿热中阻E.休息痢

解析:阴虚痢临床表现为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脓血黏稠,或下鲜血,脐下灼痛,虚坐努责,食少,心烦口干,至夜转剧,舌红绛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3)其治法是

A.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B.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C.温补脾肾,收涩固脱D.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E.养阴和营,清肠止痢

解析:阴虚痢治宜养阴和营,清肠止痢。

(4)宜选何方治疗

A.不换金正气散

B.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

C.芍药汤和连理汤加减

D.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加减

E.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

解析:治疗阴虚痢的代表方剂为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

组题2:患者,男,22岁。2日前因饮食不节,出现痢下鲜紫红脓血,腹痛剧烈,壮热口渴,头痛烦躁,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滑数。

(1)其证候类型是

A.虚寒痢 B.寒湿痢D.疫毒痢 E.湿热痢 C.休息痢

解析:剩下鲜紫红脓血,腹痛剧烈,壮热口渴,头痛烦躁,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滑数,可诊断为疫毒痢。

(2)其治法是

A.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B.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C.温中燥湿,调气和血D.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E.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解析:疫毒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3)治疗方选

A.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加减

B.驻车丸

C.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

D.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E.连理汤

解析:治疗疫毒痢的代表方剂为白头翁汤。

(4)如热极动风,痉厥抽搐者,宜加

A.羚羊角、钩藤、石决明B.木香、槟榔 C.金银花、生地黄

D.白头翁 E.赤芍、丹皮

解析:疫毒痢,若热极动风,痉厥抽搐者,宜加羚羊角、钩藤、石决明,送服紫雪丹,以清热解毒,凉血息风。

(5)如热毒深入营血,神昏高热者,宜加

A.大承气汤 B.独参汤 C.葛根芩连汤

D.犀角地黄汤、紫雪丹E.桃红四物汤

解析:神昏谵语,甚则痉厥,舌质红,苔黄糙,脉细数,属热毒深入营血,神昏高热者,用犀角地黄汤、紫雪丹。

组题3:患者,女,62岁。5日前因饮食不节,下赤冻,赤多白少,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1)其证候类型是

A.虚寒痢 B.寒湿痢 C.休息痢D.疫毒痢 E.湿热痢

解析:赤多白少,肛门灼热,苔黄腻,脉滑数,可诊断为湿热痢。

(2)其治法是

A.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B.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C.温中燥湿,调气和血D.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E.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解析:湿热治宜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3)痢疾表证已减,痢尤未止,宜加用

A.桂枝汤 B.银翘散 C.人参败毒散D.香连丸 E.芍药汤

解析:痢疾表证已减,痢尤未止,加香连丸以调气清热。

(4)夹食滞,见痢下不爽,宜选用

A.焦山楂、枳壳、炒莱菔子

B.地榆、桃仁、丹皮

C.木香、槟榔

D.神曲、茯苓

E.苍术、厚朴

解析:夹食滞,见痢下不爽,腹痛拒按,苔黄腻,脉滑者,加焦山楂、枳壳、炒莱菔子等,或加积实导滞丸。

组题4:患者,女,18岁。8日前因痢下赤白,下鲜血,脐下灼痛,虚坐努责,食少,心烦口干,至夜转剧,舌红绛少津,苔少,脉细数。

(1)其治法是

A.养阴和营,清肠止痢 B.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C.养阴清热,调气和血D.养阴清热,收涩固脱

E.养阴清肠,调气化滞

解析:阴虚痢治宜养阴和营,清肠止痢。

(2)治疗方选

A.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加减

B.驻车丸

C.白头翁汤

D.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碱

E.连理汤

解析:治疗阴虚痢的代表方剂为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

(3)若口干口渴明显,宜选用

A.黄连、黄芩、阿胶 B.白芍、甘草 C.黄柏、秦皮

D.石斛、沙参、天花粉E.丹皮、赤芍、槐花

解析:若口干口渴明显,加石解、沙参、天花粉养阴生津。

组题5:患者,男,59岁。两个月前劳累后出现大便时发时止,迁延不愈,受凉、劳累而发,发时大便次数增多,夹有赤白黏冻,少气懒言,舌质淡苔腻,脉濡数。

(1)其证候类型是

A.虚寒痢 B.寒湿痢 C.休息狗D.疫毒痢 E.湿热痢

解析:劳累而发,夹有赤白黏冻,少气懒言,舌质淡苔腻,脉濡数,可诊断为休息痢。

(2)其治法是

A.温中化湿,调气和血B.补中益气,凉血除积

C.清热燥湿,调气和血D.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E.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解析:休息痢治宜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3)治疗方选

A.二陈汤

B.驻车丸

C.理中丸

D.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

E.连理汤

解析:治疗休息痢的代表方剂为连理汤。

(4)若便血突出者,宜选用

A.丹皮、赤芍 B.三七粉、白及、赤石脂C.白芍、甘草

D.人参、白术、干姜 E.黄芪、柴胡、升麻、党参

解析:若便血突出,或纯下血便,加三七粉(冲服)、白及、赤石脂等。

4.B 型题

A.《诸病源候论》 B.《丹溪心法》 C.《景岳全书》

D.《医宗必读》 E.《局方发挥》

(1)将痢疾分为“赤白痢”“脓血痢”“冷热痢”“休息痢”等21种痢病候的著作是A.《诸病源候论》

解析: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将痢疾分为“赤白痢”“脓血痢”“冷热痢”“休息痢”等21种痢病候,论述了痢疾的病因病机。

(2)指出“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相似”的著作是 B.《丹溪心法》

解析:元·朱丹溪《丹溪心法·痢病》认为痢疾具有流行性、传染性,其指出:“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强调痢疾的病因以“湿热为本”,并提出通因通用的治痢原则。

A. 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B.温化寒湿,调气和血

C.清热解毒,凉血止痢D.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E.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3)休息痢的治法是E.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解析:休息痢的治法是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4)疫毒痢的治法是C.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解析:疫毒痢的治法是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A.不换金正气散 B.桃花汤 C.驻车丸D.芍药汤 E.连理汤

(5)治疗寒湿痢的代表方剂是A.不换金正气散

解析:不换金正气散具有温化寒湿、调气和血功效,可用于治疗寒湿痢。

(6)治疗湿热痢的代表方剂是D.芍药汤

解析:芍药汤具有清肠化湿、调气和血功效,用于治疗湿热痢。

A.下痢时发时止,夹有赤白黏冻

B.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

C.下痢日久不愈,脓血黏稠

D.痢下赤白清晰,无腥臭

E.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

(7)阴虚痢下痢的特点是C.下痢日久不愈,脓血黏稠

解析:阴虚痢下痢特点为下痢日久不愈,脓血黏稠。

(8)虚寒痢下痢的特点是D.痢下赤白清晰,无腥臭

解析:虚寒痢下痢特点为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或为白冻。

A.清热凉血解毒B.养阴清肠C.温中清肠,调气化滞D.温化寒湿

E.温补脾肾,收涩固肠

 (9)痢下赤白脓血,肚腹灼热,虚坐努责,心烦口干,舌红绛少苔,脉细数,其治法是B.养阴清肠

解析:根据临床表现,应辨为阴虚,其治法是养阴清肠。

(10)痢下赤时发时止,日久难愈,饮食减少,倦怠怯冷,临厕腹痛里急,舌淡苔腻,脉虚数,其治法是C.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解析:根据临床表现,应辨为休息痢,其治法是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二、多项选择题

1.泄泻与痢疾的共同点是

A.多发于夏秋季节

B.由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致病

C.病位主要在肠道

D.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

E.白多赤少

解析:痢疾与泄泻皆多发于夏秋季节,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或伴腹痛等,病位主要在肠道,二者皆可由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致病。泄泻无里急后重,白多赤少。

2.痢疾的发病特点是

A.具有传染性 B.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C.腹痛,里急后重

D.痢下赤白脓血 E.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而发

解析: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部分病例具有传染性,外感暑、湿、寒、热、疫毒之邪,内伤饮食,损及脾胃与肠,尤其是湿热之邪客于大肠,与气血搏结,化为脓血,肠道传导失司,发为痢疾。

3.疫毒痢的临床表现特点有

A.发病急骤 B.病势凶险 C.痢下脓血鲜紫D.壮热烦渴 E.白多赤少

解析:疫毒痢的临床表现特点为发病急骤,病势凶险,痢下脓血鲜紫,壮热烦渴。

4.痢疾治疗禁忌有

A.过早补涩 B.峻下攻伐 C.行气导滞

D.太过分利小便 E.调气和血

治 解析:古今医家提出治疗痢疾若干禁忌,如忌过早补湿,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等。

5.痢疾的预防措施有

A.饮食有节,忌食馊腐或不洁之物

B.早期发现患者和带菌者,进行隔离和彻底治疗

C.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及水源保护,消灭苍蝇

D.流行季节,药物预防

E.起居有节,劳动有度,以避外邪侵袭

解析:痢疾患者,首先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食生冷和进食不洁食物。痢疾流行期间,远离具有传染性的痢疾患者,可适当食用生蒜、马齿苋等预防。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荤腥油腻难消化之品。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病情加重。起居有节,劳动有度,以避外邪侵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Powered by 西安物联网软件开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 云迈科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