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不老诀
发布日期:2024-12-22 17:16 点击次数:101
学
天下武功
图片
图片
养生功 食补胜药补·练功百病消
图片
图片
以武学打开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长生之术,其方法总共有十条。它们分别是:打坐、降心、炼性、超界、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能够领悟并实践这十条途径,才能开始延长寿命。而要真正掌握这些方法的精髓,才能谈及长生不老。避免疾病、延长寿命的方法,以及返老还童的秘诀,都蕴含在这十条途径之中。打坐的方法,要求身体姿态端庄,双眼闭合,但这只是形式上的打坐。真正的打坐,是在每时每刻,无论是行走、站立、坐着还是躺下,内心都要像泰山一样稳固,不为外物所动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不外驰,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不内扰。无论身处富贵还是贫贱,都能安然自若,无所不适。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即使不参禅入定,也能达到肉身成仙成佛的境界。降心的方法,在于保持内心的湛然不动,昏昏默默,仿佛看不见万物,杳杳冥冥,不分内外,没有丝毫欲念产生。这才是真正的定境,无需刻意去降伏。如果心随境转,有所感念,寻根究底,或者在静坐时见到种种幻象,那么心就会受到败坏,道德也会受损,这时就必须降伏其心。至于炼性,就像调理瑶琴一样。弦绷得太紧会断,绷得太松则不响。只有松紧适中,琴音才会和谐美妙。又像铸造宝剑,钢太多则易折,铁太多则易钝。只有钢铁比例适中,剑才会锋利。炼性的真谛就在于此。修炼真性的人,应该深入体会并灵活理解这一点。世界被分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忘却私欲,便能超越欲界;忘却尘世的境界,便能超越色界;不执着于空相,便能超越无色界。超越这三界,烦恼就不会产生,邪魔也会远离。敬是道的根基,意味着一心一意、专注不二。信则是坚决无疑、真实不虚的态度。能够坚守敬信,就是圣贤仙佛的境界。孔子说:“敬而信,以亲信。”可见圣人也是从这一点入手的。断缘,就是断绝尘世的缘分。尘缘不断,最容易遮蔽人心。再聪明的人也会被它所蒙蔽。凡人如果不能摆脱荣辱得丧的念头,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一生,就会做出种种迎合时势、谋求私利的事情。于是纷纷扰扰,尘缘缠绕,心无片刻安宁,神无片刻安定,从而缩短了寿命。这是大忌啊!古人说:“弃事则形不劳,无为则心自安。”不要显露自己的德行和才能,不要彰显自己而贬低他人。一切荣辱得丧的情感都不挂在心上,一切生死老病的事情都不蒙蔽心灵,那么尘缘自然就会断绝了。古代修炼长生之道的人,无不是这样做的。至于收心,则又进了一层。心是身体的主宰,是精神的居所。心静则生智慧,心动则陷入愚昧。人们往往被幻境所迷惑,以为那是真实的,甘愿受到污染而不愿清洗,蒙蔽越来越深,离道越来越远。如果能够日新月异、超脱尘世、心境空灵、不执着于任何事物,那么心就与道相合了,这叫做归根。归根而不离散,叫做定静。达到归根定静之后,内心就会泰然自若。内无所求,外无所为,不垢不净,毁誉不生,非智非愚,利害不侵。坚守中庸之道,恪守常规,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是上智之人的境界。心就像眼睛一样。微小的尘埃进入眼睛,眼睛就会感到不适。同样地,小事蒙蔽心灵,心灵就会不安定。不安定是最深的病害。应该随时起念随时制止,务必使心灵保持不动。通过调和和熟练的训练,自然能够安闲自在。无论白天黑夜、行走坐卧、应事接物,都要着意安定心灵。心灵一旦安定下来,就要加以安养,不要让烦恼侵扰它,让它稍微得到一些安逸。渐渐地驯服它、熟悉它,使它更加清远宁静。这就是收心的方法。简事,就是凡事不宜过分追求的意思。比如饮食中的珍馐美味、衣物中的绫罗绸缎、身份上的名位尊贵、财物中的金玉珍宝,这些都是身外之物、玩物丧志之物,足以扰乱我们的心神,应该远离它们。简事的宗旨就是如此。每一顿饭的损益都寄托在其中,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祸福。能够预见未来的人,才能防微杜渐、将祸患消灭在无形之中。然而有些事情是不能废弃的,有些物品是不能抛弃的,这时也应该以虚怀若谷的态度去接受它们。不要因为它们而妨碍心灵、产生烦躁和自寻烦恼。最难根除的莫过于色欲。应该知道色是由想念产生的,如果想念不生起,就终究不会有色的事情发生。色即是空,想即是幻。只要心灵保持冰冷清净,还有什么事情不能根除呢?有真知灼见的人早已看破了这一点,因此不会受到其害。所以说观察真理的人是通达之人的先觉者。所谓定境,是超脱世俗的回报之地,是达到道的初步基础,是习静的成功之境,是持守安宁的完成之事。身体像枯槁的树木一样无动于衷,心灵像死灰一样寂静无息。没有刻意去追求定境,而心灵却自然而然地处于定境之中。因此这被称为泰定。心灵是承载道的器具,当心灵处于静谧状态时道就会驻留其中而智慧自然产生。智慧产生于本性的固有之中,所以说它无需外在的光芒。因为心灵的纷乱而昏昧不明,因为心灵的静谧而明亮清澈。当智慧已经明了之后,不要因为过多的智慧而损害了定境。产生智慧并不是真正的智慧,而产生后却不运用它才是最难的。自古以来忘记形体的人很多,但忘记名声的人却很少。拥有智慧却不运用它,这就是忘记名声啊。庄子说:“以恬静来滋养智慧。”智慧产生了却不以智慧为依仗去行事,这就叫做用智慧来滋养恬静。智慧与恬静相互滋养,和谐与道理就会从本性中流露出来。恬静与智慧相结合就是定境与智慧啊,和谐与道理就是道德与德行啊。智慧不被运用而能安于恬静之中,那么道就得以成就、德行就得以完备了。了解并实践这十条途径,那么长生的秘诀就尽收眼底了,成为陆地神仙也并非难事。庆远老人说:我已经二百五十岁了,联系我们但动作依然不显衰老,人们或许以为我是神仙吧。其实,人的寿命长短,是由先天所禀赋的元气决定的。元气有厚有薄,不善于养生的人,即使禀赋的元气深厚,但如果滥用并伤害它,也足以缩短寿命。就像蜡烛有长有短,如果燃烧的方式相同,那么燃烧时间的长短就一目了然。如果把长蜡烛放在风中,它就会迅速燃尽;而如果把短蜡烛放在笼子里保护起来,它就会熄灭得更慢。养生的道理也是如此。然而,上古时代的人,活到百岁并不罕见,他们寿命长且动作从不稍显衰弱。现在的人则不同,还没到五十岁,就已经老态龙钟了。难道是时代不同,天地间的浑然之气有厚薄之分所导致的吗?其实不是,而是因为养生的方法不同。上古的人,遵循阴阳的法则,调和养生之术,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轻易过度劳累,所以能够形神兼备,泰然活到百岁以上,而不把这视为长寿,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如今的社会,事物比古代繁杂,机械装置比过去精妙,人们把酒当作日常饮料,把妄为当作常态,醉酒后行房,过度消耗精气,耗散真元。他们不懂得保持精力的充盈,不善于适时地调养精神,逆着生命的自然规律去追求享乐,只图一时快活。像这样,想要活过半百而不显衰老,怎么可能呢?所以,山野间的人往往比城市里的人更长寿。因为山野之人作息有规律,起居有常态,没有名利的牵绊,没有机械的扰乱,他们的心灵保持着浑然天真的状态,就像葛天氏时代的民众一样,所以能够延年益寿。相比之下,城市里的人饮食无节制,起居无定时,内心被机械之事所困扰,外界被名利所纷扰,加上狗马声色等事物扰乱心神,富贵荣辱的念头牵挂心灵。他们的心灵没有片刻宁静,精神没有片刻安定,纷扰不断,所以足以缩短寿命。陆清献公曾经说过:家里有足够的柴米,没有忧虑和匮乏,早早交完官粮,不受惊吓和侮辱,不欠别人的债而避免利息的负担,不进典当行的门,只需要清茶淡饭,就能够益寿延年。这真的是养生的妙诀,也是增寿的良言。做到这些就可以长生不老,无需去采摘灵药或炼制金丹。老子的话说:不要使你的身体过度劳累,不要动摇你的精气,不要让你的思虑纷扰不断。减少思虑以养神,减少嗜欲以养精,减少言语以养气。这其中的深奥道理,普通人往往忽视。过去有人讨论过长寿之道,认为不过就是慈、俭、和、静这四个字而已。因为人心如果能够慈爱,就不会伤害万物,也不会损害他人。慈爱的气息能够滋养天地的和谐。老子把俭视为宝贝。所说的俭,并不仅仅指财物上的节俭。在饮食上节俭可以养护脾胃,在嗜欲上节俭可以聚敛精神,在言语上节俭可以养护气息,在交游上节俭可以洁身自好、减少过错,在酒色上节俭可以清心寡欲,在思虑上节俭可以消除烦恼。凡事节省一分,就能受益一分。和是招来吉祥的途径。君臣和谐则国家兴盛,父子和谐则家庭安乐,兄弟和谐则手足情深、互相帮助,夫妇和谐则闺房和睦,朋友和谐则互相维护。所以《易经》说:“和气致祥,乖气致戾。”所说的静,是指身体不可过度劳累,心灵不可轻易动摇。苏志泉所说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糜鹿兴于右而目不瞬”,就是静的极致表现。《道德经》五千言,其要旨也不外乎这些。所以善于养生的人,必然以慈、俭、和、静这四个字为根本。睡眠和饮食这两件事,对于养生也有很大的影响。饮食不能吃得过饱,过饱就会伤害肠胃。睡眠不能过长,过长就会耗散精气。我活了二百多年,从来没有吃过量的食物,也没有睡过长久的懒觉,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且不仅如此,凡是细小的事情,人们最容易急躁,这都足以导致伤害。喜怒哀乐如果过度就会伤害身体。谈笑、饮食、休息如果失去适时就会伤害身体。不注意寒暖、步行过快、沉溺于酒色淫乐,都会伤害身体。伤害到极点,就会危及生命。所以古人行走不急促,视线不极远,听觉不极灵敏,坐不久坐,卧不至疲惫。在寒冷之前就添衣,在炎热之前就脱衣。不在极度饥饿时进食,不在极度口渴时饮水。不让喜怒哀乐牵挂心灵,不让富贵荣辱的念头动摇意志。过去的人说:饥寒痛痒,这是我自己独有的感觉,即使是父母也不能代替我感受;衰老病死,这是我自己必须面对的,即使是妻子也不能代替我承受。自我爱护、自我保全的道理,如果自己不留心,还能依赖谁呢?这句话值得警惕,可以作为养生的准则。难道不是说只有深谙其中奥秘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吗?图片
您的支持· 我的坚持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