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教孩子做事情,家长不仅要用心,更要按照适时适度的原则。「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464字,深度阅读需7分钟,受益终生|
图片
图片
在网上曾看到一则新闻,一位父亲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因为情绪过于激动,引发心脏病,而被急送到医院抢救。
这其实不是个例,很多父母都在倒苦水,辅导孩子写作业这件事太折磨人了。不仅心累,更要命!
家家都上演着极为精彩的家教大戏。
有的家长是无可奈何,哭笑不得;
有的家长是气血上涌,大发雷霆;
有的家长则是崩溃边缘,生无可恋。
父母们不仅怀疑血统基因、更开始有了怀疑人生的征兆。除了孩子乖巧懂事聪明的客观条件,难道真的没有解决之道吗?
当然有,今天我们就聊聊父母如何正确教孩子做事。
01
父母要有耐心
父母要有耐心,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天底下几乎没有一教就会的孩子,如果人人都是天才,那还了得?
所以父母不要动不动就不耐烦,多教几遍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孩子不会用牙刷,不会刷牙,父亲要告诉他:我像你这么小的时候,也不会用牙刷,慢慢来。
这样孩子才会有正确的认识:
原来爸爸以前跟我一样不懂,现在他懂了,可见慢慢我也会懂。孩子的信心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我不建议父母把“你最棒”挂在嘴上,更不提倡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那样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
大人之间偶尔使用冷嘲热讽的方式,还可以收到令对方知错必改的作用。
但是用这种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孩子,除了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别无好处。父母最好不要使用这种方式。
比如一位妈妈教儿子写毛笔字,见儿子写得难看就讥讽他:“用脚夹着也不至于写出你这样的字。”
结果儿子从此任凭妈妈怎么好言相劝,也不肯再练书法。
类似这样的话,父母有时候是脱口而出,未必真有嘲笑孩子的意思。
但是孩子分不清什么是玩笑话,往往也会把玩笑话当真。
孩子会想如果不是这样,父母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孩子正在自我观念的塑造阶段,父母开这样的玩笑,实在是不自律的表现。父母更没有权利把孩子的缺点讲给别人听。
“我儿子八岁的时候还在尿床”,妈妈在别人面前讲这个干嘛?孩子会认为这是在侮辱他,一定会在心里记恨妈妈。
千万记住,父母没有资格讲孩子的笑话。
人都有自尊和人格,不容许别人随便侵犯,孩子也是一样。
02
鼓励孩子注意尺度
不可过分赞誉
影响孩子行为的因素当中,奖励和惩罚具有重要的地位。
奖励最有效的其实是赞赏,而最佳的赞赏则是关心。这对孩子正面的影响效果,胜过责备、打骂、惩罚几十倍。
孩子拿成绩单给父母看,父母如果连看都不看一眼。
孩子的心里得不到关注和支持,认为再好的成绩也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很可能因此不再努力。
父母若是表示关心,口头给予鼓励:“比上次进步多了,下次再加油!”并不需要什么物质的奖励,孩子就觉得满足。
但是鼓励也要有原则、讲方法,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有些父母,特别是母亲,把孩子当成一种成果来炫耀,喜欢在众人面前夸耀自己的孩子,这是一种只顾自己、不顾孩子的自私行为。
长此以往,一方面孩子会觉得自己当之无愧,慢慢越来越变得不知天高地厚;
另一方面孩子模仿父母的作风,长大也会到处吹嘘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引起别人的厌恶,搞坏人际关系,自己开发物联网软件要多少钱到头来自己倒霉。
鼓励孩子要在私底下进行,而且要有条件。
比如孩子的数学成绩最近很有进步,妈妈应该告诉孩子的是:
“你看你稍微用功一点,成绩就能有所提高。以后再加把劲儿,还会有更大的进步。”
单单这样还是不够,要继续告诉孩子:“只要你养成这样的习惯,妈妈会更高兴。”
可是现在很多父母,总告诉孩子“你永远是最棒的”。这是跟人讲客套话,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
03
教孩子做事要
突破两个难点
教孩子做事情的时候,父母除了坚持以上原则,还有两个难点需要突破。
第一,把握适时适度。
父母专心教孩子做事,才能观察出孩子是否能接受你的教导。
起初做事情的时候,父母可以暂时替他去做,然后就要边替他做,边教他做,让他自己去独立尝试一部分,实在不行父母再去帮助他。
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能让他学到越多,父母替他做的部分也就越来越少。
父母一定要把握好教的度,留出一部分空间让孩子自己去作决定,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非常有益。
所以,教孩子做事情,家长不仅要用心,更要按照适时适度的原则。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比如家长替孩子做的事情太多,孩子将来不独立,依赖性强:教孩子太快,他根本学不会,也就不想学。
很多小孩不想学,与父母的“急于求成”有关。
父母希望教孩子一遍他就会,不会就认为孩子不认真,进而斥责,那孩子难免会产生厌学心理。
第二,拿捏好让步的分寸。
父母如何把握好对孩子让步的分寸非常难。
教孩子做事时,由于事情的困难程度不同,很多孩子会提出一些要求。
有的想减轻做事的难度,有的想延长完成时间,有的要求换一件其他事情代替等。
孩子提出要求时,如果父母让步过多,久而久之有可能把孩子宠坏;
如果完全不让步,又让孩子觉得大人“不近人情”,忽视自己的诉求,不被重视,这样就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将来也容易失去自主性。
所以,拿捏好这个分寸对父母来说是一个难点。
如何拿捏好,需要做父母的视自己的孩子和实际情况来权衡。
如果孩子自身比较好强好胜,父母可以做出少许让步,并用孩子的好胜心来引导他。
即使当时做不好这件事,也会把做好这件事作为一个挑战的目标。
如果孩子自身比较缺乏自信心,父母不妨退而求其次,先让他完成简单的事情。
孩子有了信心以后,再来应对难题,就不会像刚开始那样让人头疼。
图片
父母教孩子做事,本身也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
首先要有良好的态度、稳定的情绪,然后就是要有合适的方法。
如果自己都乱了阵脚,还怎么教孩子呢?
所以,千万不要轻易责备、吼骂孩子,问题的关键往往不是在孩子身上,而是父母的教育方法问题。
抱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心态去对待孩子吧,最终一定会收获惊喜!
图片
本文依据曾教授著作汇编而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