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高峰孟一
本报通讯员杜正义
幸福食堂里,志愿者们忙着揉面、擀皮、调馅,为老人们备起了寓意满满的“福寿包”宴;楼下小院里,曲艺义演、健康义诊、爱心义剪陆续支起摊子,家门口一站式满足老人们的各种需求……近日,济宁市泗水县圣水峪镇小城子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早早地就热闹起来。
到今年,新时代文明实践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泗水县各实践中心和实践站也在逐步找到自身定位、活动形式日趋多元后,开始面对新形势。
“过去,文明实践活动多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展开,这一模式在志愿团队不断向社工组织转型等因素的影响下,难以继续支撑活动常态化开展。”谈到很多基层实践站门庭冷落、活动一年搞不上三五回的尴尬现状,泗水县圣水峪镇党委副书记鹿兵一语道破基层实践站面临的困境。
今年暑期,山东科技大学声乐系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在泗水县教育部门的牵线搭桥下来到了苗馆镇黄阴集村,为渴望歌唱的孩子们呈现了精心准备的合唱课“四连堂”。小老师们在教孩子们练声和合唱技巧的同时,还会悉心诠释每一首歌背后的丰富内涵,用音乐为孩子们打开看世界的新窗口。
“过去,济宁及周边市的爱心企业众多,不光在泗水建设爱心学校,还经常自掏腰包带孩子们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见世面。”泗水县微公益协会会长杨斌说,当下,来自企业的支持减少,可山区孩子“走出去”的步子停不得。于是,他们尝试着变“花钱带孩子们出去”到“免费请外面人进来”,并重点把目标锁定在大学生公益团、地方微公益团等新型公益团队上,给活动持续开展提供了全新方案。
“相较于传统志愿者组织,企业开发物联网软件新型公益团队活力更足、公益性更强,但组织较为分散、人员相对少、联络组织能力也比较匮乏,所以我们试着搭建更多、更好的‘桥梁’,加强供需两端对接。”泗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常琦表示,为转变政府支持模式、做好文明实践的“中间环”,泗水县以部门(单位)为主导,围绕百姓实际需求,积极培育和联络所属领域的新型公益团队,取得了显著效果。
泗水县人社、教体、民政、妇联、团县委等部门积极与清华、北大等院校展开专项对接,在泗水县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落地大学生文明实践站,用“外脑”武装乡村;教育部门组建教师公益团,联络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为农村的孩子提供了“4点半课堂”“大学生七彩讲堂”等课后、假期课业辅导和特长培训;妇联和人社部门把订单式技能培训和家门口就业服务送进村庄、社区,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当扎根群众身边的实践站逐步成为能够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主阵地,文明实践便滋养出了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时代新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肥沃土壤。
“我们正逐步健全新型公益团队的激励、管理和扶持体系建设,在成立泗水县志愿服务联合会、完善进入退出机制的基础上,持续丰富基层实践站的承载,从满足群众实际需求出发,以多元化、多形态创意为文明实践活动的持续开展注入源头活水。”泗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亚峰表示,只要立足群众所需,新时代文明实践运维改革的路子就一定不会走偏。
截至目前,泗水县依托403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13个公益团队,立足40个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00余场次,惠及群众3万余人次。